返回引导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联系方式 梁岩绘画艺术网
画家梁岩
画家梁岩
 
活动展示
画大地母亲的大地之子——访著名水墨肖像画家梁岩
梁岩绘画艺术网  更新时间:2012-03-04 13:04:05  点击:6699 人/次
艺术简历:
  梁岩是在大山的怀抱中,在农民和矿工中间成长起来的自学成才的画家。他从大山中矿井下走来,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对家乡热爱的情怀使他走向表现父老乡亲的创作道路,50年执着的创作历程,铸造起那独具魅力的艺术长城。70年代的《申请入党》,80年代的《阳光下》、《地下星》,90年代的《黄河魂》,至21世纪的《衣食父母》、《远古的呼唤》,在各个时期梁岩均有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品问世。
  至今他有十余部个人画集在海内外出版,曾赴十几个国家举办画展、讲学等艺术交流,在国内外举办个展二十余次。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其作品九幅,作品和艺术成就曾获六项金奖,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文化报》、《文艺报》、等国内外百家媒体均有报道。曾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新中国美术五十年》、《百年中国画》、《中国画坛百杰》、《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精华录》《中国18杰画家邀请展作品集》、等百余部画集和辞书。《申请入党》、《阳光下》、《地下星》、《黄河魂》、《赶集图》、《不让阿姨走》、《与五十年对话》、《山里人》、《太行山人》、《庄稼汉》、《衣食父母》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及国际艺术大展,他是中国文联授予的中国画坛百杰,并入围中国美协在中国百杰画家中筛选出的“中国18杰画家邀请展。”他是文革后第一批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吉林省文联艺委会副主任,吉林省中国画艺委会主任,是烟台市荣誉市民。他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产生着影响,被誉为当代最具实力的水墨肖像画大家。
  2008年1月,梁岩应邀赴北京参加国际奥委会主办的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启动仪式,并与其他十二位艺术家走上主席台代表全国画家为2008奥运美术大会揭幕。梁岩被列入全国十位首推画家,被央视《艺术人生》拍摄专题片并应邀出席北京奥运会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其作品《衣食父母》作为大会中最大一幅中国画作品展出并被誉为最具影响力和震撼力的佳作,受到各界的好评。梁岩还作为特邀颁奖嘉宾为本次大会银奖、铜奖、青年艺术奖获奖者颁奖。
  在奥运会期间,梁岩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接见。


编者按:
  《湖北文艺界》有幸采访了著名画家梁岩并在诸多问题上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现编辑成文,以奉读者。

湖北文艺界(以下简称“文”):
  您作为自学成才的画家,没有在高等学府受过基础美术的科班训练,但在您的水墨肖像画中,看到了您扎实的写实功力和深厚的素描根底,您的人物画,立意是当代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人物刻划感人,笔墨纯熟且厚重;这使您的作品产生振人心魄的力量。请您谈谈您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您的创作体会。
梁岩(以下简称“梁”):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每位艺术家的艺术道路也不同。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太行小山村,父亲和兄长都是矿工。这是小时侯生活的特定环境,对于从小就酷爱画画的我,很自然地那些农家人,年节时那些敲锣打鼓的,耍龙舞狮的,那些小伙伴们,就都成为我描绘的对象。我的父母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但特别喜欢戏啊,画啊的,年节时总要到镇上买几张年画,姊妹几个也都喜欢看戏看画,小伙伴们也常常收集一大堆烟盒里的图片送给我要我画这画那,在小学里我的图画成绩总是最高分,黑板报墙报又成了我的用武之地。。。。。。这样的环境形成了我酷爱绘画的氛围,在那不大的山寨里,在矿山小镇上我成了有名的小画家,应该说我的家人是第一批观众和支持者,父老乡亲是我走上成才之路的第一批伯乐。
  那时的我不喜欢读书,迷上画画,迷上打乒乓球,虽然高中考取了,还是托人找了一份去煤矿俱乐部的工作。画了一个园灯笼就被录取了,这使我喜出望外,因为俱乐部的工作从此和绘画结缘,这个机缘使我踏上艺术之门。
  毕竟我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山里娃,那时只有15岁,我的工作是写标语画黑板报,画电影海报,画宣传画,这些工作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来讲无疑像是一座大山,难以承受。面对困难,唯一的办法是勤学苦练这写写画画的基本功。本职工作胜任后,工作之余就是苦练绘画的基本功;临摹报刊上剪下来的画作印刷品,去农村,下矿井画速写,经常苦练到深夜。也是从那时起,才开始懂得造型,开始接触笔墨,也开始了创作。16岁时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记得我家买了一台小收音机,我画了全家围在收音机旁的《拨到北京》、表现矿工题材的作品《下工》,这两件作品是我的处女作,是我创作生涯的开端。我的画见报了,那时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这更激励我对绘画的热爱。有一年我想考美院深造,但矿山需要我这个小画家,矿领导不放,我只好踏下心来走自学的路。那时,我知道了齐白石、黄胄等一大批知名画家都是自学成才的,他们使我坚定了自学的决心和信心。
  但是,自学不易,没有像学院那样有老师教,有系统的学习条件,而且工作之余才是自已学习专业的空间,自学时间也成了关链的问题。我喜欢画国画,喜欢画人物,这又给自已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中国人物画是在各画种中最难的。我喜欢上了国画中的肖像画,这又是中国人物画中最难攀登的高峰!
  困难重重,是否有捷径?在艰苦的实践中我找到一条“捷径”的路。这条路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方法。因为从艺道路上只有苦苦攀登,没有捷径!我的方法是在宣纸上一步到位,解决在美院分科学习的全过程。即在宣纸上解决造型,色彩等一系列问题,直接进入中国画的创作。当然,关于造型,色彩等方面我在画壁画宣传画,画速写中也得到了基础锻炼,为我在宣纸上一步到位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我没有画过一幅铅笔素描,没有画过一幅石膏,没有画过一幅人体写生。但人们看到我的作品后都说是进过美院的资深画家,看来这条路成功了!在艺术实践中我认定了这是一条自学人士的成功之路!对于艺术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再加之悟性,往往能够成功,而且这个成功往往是独树一帜的!
  刚才你谈到创作问题。我以为创作虽然进入每一位画家的艺术实践中,但不一定都能深刻理解创作的真缔;对于艺术家来讲应该将创作放在一个神圣的位置去严肃对待,因为她是一位画家几年甚至几十年磨炼基本功的结晶体,你要将平时积累的才能在你的创作中体现。以人物肖像画为例,首先是立意,然后是画什么,如何画。我曾创作一幅题为《黄河魂》的人物肖像画,画面刻画了一位身揹大刀的老农,这是一幅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创作的作品。特定的题材、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用唯一的特定形象去表现这一重大事件应该说是相当困难的。那么就要求艺术家对画面有全方位把握的能力,除在形象上深入刻画外,在背景和道具上都要进行认真的构思,挖掘新颖的绘画语言。以形写神,要画出神韵,要一丝不苟的刻划每一条皱纹,达其苍桑感,厚重感。大刀和红飘带把人们带进那久远的时代,咆哮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采用肌理手法表现黄河又加强了整个画面沉甸甸的份量感。用心的创作,得到了厚报,一幅被中外艺术家关注的成功之作出现在国际美展中。
  这幅作品在国际美展中获得金牌,她显示着的不只是一块闪光的金牌,而重要的是画家的用心之作包括在多位外国评委中产生了广泛共鸣,你的艺术产生共鸣,我想这是最有力的成功标志。
  对于广大艺术家来说,一幅精品力作的问世不是偶然,只要你去用心创作,成功是必然的。当然,成为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只具备“用心”或者具备高超的造型能力,具备完美的构思是不够的,笔墨技法的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是作品成败的关键。现在有不少画家在笔墨上不下功夫,而是靠“巧”靠“碰运气”是万万不行的。水墨写意尤其写实的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难点。攀此高峰需要勇气和刻苦学习传统的精神。因为缺少这种勇气和精神不少画家避它而去,包括美院的大批学生。因此目前笔墨基本功几乎成为中国画界的“盲”点,这是十分危险的境地。京剧姓“京”国画姓“国”,国粹的精华丢掉了,还有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的位置吗?我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到了“救市”的时侯了!
  我再谈一点,就是“悟性”,有些画了一辈子画的人又十分刻苦,但就是画不出名堂来,为什么?我认为欠缺的是悟性。悟性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气,是否缺乏悟性就肯定不能成为大画家?我看未必,多动脑,多研究,走出自已那孤花自赏的天地,客观的看待自已和他人的艺术,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取长补短。这个境界提高了,悟性可能就会在你的身上闪光。我想对于那些“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的艺术家,如果说他曾经有过悟性的细胞,但人品和艺德的低下会让悟性细胞越来越少。相反,那些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的人悟性的细胞会越来越多。
  是的,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但真正的艺术家是要靠多方面的修养,反之,这些艺术家只能跻身画匠和民间艺人的行列。
文:
  去年国际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主办的《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上,您的巨作《衣食父母》是大会中国画作品最大的一幅,而且成为大会中的亮点,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请您谈谈做为大会特邀嘉宾的感受和大会盛况好吗?
梁:
  2008奥运美术大会于8月11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何振梁等国际奥委会嘉宾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政治局委员刘淇、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出席开幕式。全球80多个国家艺术家的作品参加了美术大会,有100多位外国艺术家和几百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了这一开幕盛会。做为本次大会首推的十大画家之一和特邀嘉宾,我参加了开幕式等系列活动。经中央办公厅批准我和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将级军旅画家聂义斌陪同贾庆林参观画展。在我的作品《衣食父母》前受到贾庆林的接见,贾庆林对作品和表现父老乡亲的情怀给予高度评价。
  在我陪同国际奥委会收藏委员会总干事长波格曼先生观看《衣食父母》时他说:萨马兰奇非常看好这幅作品。随后,萨马兰奇在奥运总部接见了我,我代表2008奥林匹克大会及我本人向他赠送了题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萨马兰奇先生”的画像。之后,萨马兰奇先生赠送我由他亲笔签名的祥云火炬。此次被接见的画家还有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及崔自默。
  罗格先生于9月18日残运会结束后第一天在总部接见了我,也是被唯一接见的画家,接见时,我代表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及我本人向罗格赠送了画像。罗格赠送了礼品,并在另一幅他的画像上亲自签名送我留念。
  美术大会的启动仪式是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我与其他12位艺术家走上主席台为大会揭幕。作为首推的十大画家,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摄制组专程赴烟台进行了为时四天的专题拍摄。作为特邀嘉宾我与何家英,聂义斌三位画家一起为获得银奖、铜奖和青年艺术奖的艺术家颁奖,金奖是由罗格、萨马兰奇、李长春、刘淇等领导颁发的。
  此次画展的800件作品是在万件作品中产生,中外艺术家的作品都显示出相当高的实力。尤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使我惊叹,那些在中国画坛上的风云人物都拿出精品力作亮相,这足以说明本次盛会的权威性和凝聚力。许多久违了的艺术大家的精品巨制也都在这里出现,如黄永玉、范曾等。当代实力派画家刘大为、何家英、宋涤等一大批画家的精品力作都为此次国际美术盛会增添了光彩,在国际美展中突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在大会期间,中外艺术家进行了艺术交流,各大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这是一次全球顶尖级的艺术盛会,奥运百年,百年美术盛会,她将载入奥运史册,载入中国历史的辉煌。
文:
您是一位尊重人、热爱人的艺术家,您的艺术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因为您的画笔蘸满浓墨重彩的绘画技巧,而且您的心对养育你的土地和人民充满了深情厚意,你的作品都是抑制不住的真情实感的迸发。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好吗?
梁:
    我出生在太行山麓长在煤矿,长达几十年最基层的生活使我对父老乡亲,矿工兄弟产生无限的深情。在那里我学会了种地收割,在那里我学会了采煤,在农民和矿工中间我感受着纯朴无私的爱,感受着天底下最善良的人们的品质,这使我刻骨铭心。曾经是他们中间一员的艺术家,表现他们,歌颂他们的生活是我的天职,因此她们成为我作品里的主人公。进城了,出名了,但我仍然眷恋着这块土地和她的人民。这里有我太多太多割舍不断的情,有在一起度过漫长岁月的农民朋友,矿工兄弟,还有长眠在这里的我最崇敬的父亲母亲!
在这渲闹的城市里,我常常怀念那里的宁静,那是一片纯净的热土,一有空我就想踏上这块土地走一走看一看;在这里重温母爱,重温那曾经的纯净,重温那儿时的乡情。我的巨作《衣食父母》应该就是抒发对家乡情的代表作。
我认为,生活道路是对艺术之路影响最深远的一条路,热爱生活(包括人生中遇到的曲折和坎坷)热爱人民,一个艺术家心中有一颗大爱的心,那么,艺术 家才能有博大的艺术!这条路不是虚拟和梦幻的,而是要艺术家实实在在的亲身走过!
  生活和艺术道路千条万条,包括革命的长征路,今人不可能再去爬雪山过草地,但只要有一种精神,无论哪条路必然成功!对艺术家而言生活道路和艺术道路是息息相关的,生活底子越厚,你的艺术就越深!什么是生活?其实每一位艺术家都在生活当中,只是如何擦亮眼睛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有很多城市的青年艺术家他们画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他们用敏感的思维和独到的艺术语言同样创作出精品力作。因此,不管你在那里,只要置身于生活当中去!
  我熟悉矿工和农民我就去画他们,你熟悉什么就去画什么,你热衷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就去随心所欲。但无论如何,追求深度、有感而发应该首先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先导。
  我一直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的艺术和艺术家是没有生命力的。深入生活不是人物画家的“专利”,山水,花鸟画家及其音乐家、作家、演员等各门类的艺术家都要到生活里边去,“闭门造车”的艺术和艺术家没有出路。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
文:
  大家都知道您是善长描绘矿工和山里人的人物肖像画家,但近年来看到您不少反映藏民生活的作品影响着画坛。听说您是带着心脏支架为家人立下遗嘱去藏区采风的,这使人们十分敬佩也非常想知道这其中的故事!
梁:
  2005年11月6日,我随“香巴拉并不遥远”中国画家赴康巴采风团踏上攀登世界高城的历程。(理塘县乃康巴藏民聚集地,为世界最高城市)这是一次艰难的旅程,年龄和做过心脏支架的身体都不充许攀登这个极度缺氧的高峰,这是在用生命的极限去挑战,是生命对艺术生命的挑战!
  在那里我感受到与太行山异样的激情,在太行山区,虽然有些地方生活艰苦,但西藏的缺氧却直接威胁着生命!在那里要十分小心,要慢走路,不洗澡。。。。。。不能做消耗体力的运动,要使氧气在人体内保持平衡。上高原的人最怕患感冒,它会导致肺气肿,心脏病,严重者甚至危机生命。采风团的领队在这里差一点丢掉性命。有的画家患上肺气肿吐血,大多采风团成员每天靠吸氧袋补充氧气。。。。。。面对着生命的挑战,艺术家们,包括随团记者,个个都生龙活虎,他们将危难抛掷脑后,用画笔用相机记录着那心中的激情。
  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多么神秘的土地啊!那里的雪山、白云、草地、那里的转不完的经轮,到处飘扬的经幡,那数不尽的白塔和寺庙。。。。。。这一道道奇特的风景构成一块神圣的佛门胜地!我看到那一步一跪拜去朝圣的人群,那是用时间难以计算的朝圣历程,要知道他们是一代又一代像接力那样永不停步的朝圣里程!我赞美他们的虔诚,我被他们的虔诚深深地感动,我敢说,他们的虔诚不是愚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块世俗永远不能玷污,也永远不能理解的净土!
  站在高高的雪山上,站在一步一跪拜的藏人面前,他们的精神在我胸中燃烧,好像也在燃烧着我心中的世俗,我似乎被熔化在他们的血液中!那时我在想,如果人们心中都拥有这样一块净土,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透明干净!藏区行我最宝贵的收获是高原恩赐给我的这种精神,这是一次永远凝聚在我心灵中的梦!
  这种精神已经在我的心中熔化,也熔化在我的作品中。带着藏区行的激情和激动,藏区回来的几天内创作了第一幅巨作《远古的呼唤》(200cn X 400cm)。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一幕幕历历在目的情景闪过;被我们资助的四个孤儿那感恩的哭声、藏民欢迎我们进藏敬献哈达的欢快声、朝圣人们的跪拜声、寺庙里传来的久久不息的钟声、还有那康巴汉子的英俊,康巴女子那修长的身材和高原红的秀美,还有老藏民那苍桑褶皱的脸,那一双双美丽的大眼睛但从来没有洗过头的儿童。。。。。。这一切好像是那么遥远,但对我来讲就是昨天的一场梦!那里给我留下的太多太多,愿这刻骨铭心的回忆化作力量,注入沉甸甸的笔端,我将用五彩斑烂的色彩伴着高原的雪水纪录下这远古呼唤的梦!
  在此作的题跋中这样写道:“这是一次冒险之旅,但我不后悔,因为她能使人的境界升华,我感谢高原赐给我的净化心灵的梦。”“站在世界高城,站在雪域高原,在那一群群手持转经的藏人面前,在一群群一步一跪拜去朝圣人们的面前,我似乎看到了他们心中的梦,这个梦是否就是理想,是追求,是净化了的世界家园?”
  《远古的呼唤》之后,我又画了《高原人》《康巴汉子》《藏族兄弟》《扎西德勒》等。为迎接建国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8周年,刚刚又完成了一幅巨作《天路》,现在又着手创作一幅题为《圣土》的藏民生活的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着力刻划藏民那虔诚精神的。希望每一幅藏民生活的创作过程成为这种精神对自已的一次再一次洗礼,使之更执着地攀登艺术高峰,更进一步净化心灵。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
  雪域高原离我远去,可能没有机会再去拥抱这块土地,但她赐予我的精神将在我心中永存!
文:
  在您的创作中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关注民生和关注国事的作品,这体现着一位艺术家的忧患意识和关注国家大事的情怀。在当今画坛,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现实生活创作的画家是不多见的。您能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吗?
梁:
  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画家,紧跟时代脉博,创作与时代同步的作品是艺术家的天职。尤其是人物画家应该担起这一重任。我是出生在大山里的山娃,又有和矿工们在一起十几年的经历,几十年来生活在百姓中间的特殊感情,使我有一种义不容辞的特殊使命,我的画笔一定要去反映他们的心声!
  去年汶川地震纪念日我画了一幅《记住这一张张求助的脸》,唐山大地震,我画了一幅《英雄的人民不可战胜》,这是跨越32年的两幅抗震救灾作品。在98年武汉抗洪救灾时,我画了《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在河北张北发生地震时,我画了《救救孩子》《希望小学》。在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果时,我画了《阳光下》,歌颂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新面貌,我画了《农民大学生》《新村长》。对计划生育工作我也进行了关注,画了《超生图》。在长江三峡采风时,我看到卖三峡石辍学的儿童,我画了《三峡图》。在过去特殊年代里对农民疾苦的生活我也进行了关注,画了《千万不要忘记》。记得青年时代我的作品就开始画身旁的事,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中,我画了《童年》,表现矿工当家做主人,我画了《昔日是童工,今日天安门》。除了直面百姓生活的作品,还创作了些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香港回归我画了三代伟人的肖像画《世纪风》,讴歌改革开放的先驱者画了《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国民党主席连战首次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接见时画了两党跨越六十年的第一次《握手》。。。。。。
  我不反对当代人物画家去创作古人题材的作品,因为画家有不同的想法和追求,有不同的经历和激情,但我还是觉得身在其境的人物画家不去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未免有些可惜?因为这个时代有太多值得用画笔记录的历史。
不妨我们走进前朝前代的中国历史画巻,不妨我们走进承载西方文化的卢浮宫,从中西方的人物画卷中祖孙后代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时代的变迁和艺术的脉络。当然,她的历史价值远远不止这些,她承载着远古的文化和历史的文明。
  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美术史就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史书,美术,尤其人物画记录着每个时代的面貌和进程,所以我认为反映当代生活的创作应该成为人物画家创作的主脉。这是人物画家对当代,也是对后代的神圣责任。
文:
  今天从诸多方面与您交谈,受益非浅,让我们看到一个艺术家从艺的足迹,尤其是一位从山沟里,从煤矿中走出来的自学成才艺术家的足迹。应该说您从艺的艰辛之路和取得的骄人成就影响着世人。对于一位永无止境去进取的艺术家一定会有新的高峰在等待着您的攀登,能谈谈您的下一步吗?
梁:
  艺无止境,永远没有最高峰,这是艺术家都明白的一个真理。早在15年前艺术大师黄胄先生为我在北京的画展题字:“艺术高峰在望,为父老乡亲争光。”其实每一个艺术家前面都有一座在望的高峰,只是这座高峰在每一位艺术家的心中确定的位置不同起点不同,想往高峰的程度不同,因此对高峰的理解也不同。
  在中国画肖像方面我攀登了几十年,今后的目标还是力求自已的作品深些再深些使艺术达到新的高度。
  今后我仍然坚持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仍然是创作父老乡亲,矿工,藏民题材的作品,仍然在刻画形象的深度上下功夫,仍然在中国笔墨上寻求更多的绘画语言去丰满自已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近,我计划创作十幅丈二规格的大画,准备去湖北有特色的地区,比如恩施土家族等地深入生活,从题材上力求更广,从表现上力求更新,形成一个较高和较完整的画展格局向湖北人民汇报。
  非常感谢《湖北文艺界》的采访,期望通过贵刊这个有影响的平台和大家交流,起到砌磋和共进的目的。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梁岩官方网站 梁岩绘画艺术网  管理
网址:http://www.liangyanart.com/  冀ICP备11007950号
郑重声明: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石家庄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