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引导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联系方式 梁岩绘画艺术网
画家梁岩
画家梁岩
 
评论报道
专家对梁岩的评论摘录
梁岩绘画艺术网  更新时间:2012-03-04 12:22:43  点击:4420 人/次

  梁岩在中国人物画界的地位不断在上升,在海外也赢得了许多赞誉。的确,他是一个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的人物画家,并且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梁岩既有扎实的素描根底,又把素描与中国传统的白描勾勒、水墨写意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无疑,梁岩的人物画学习,吸收了现代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叶浅予、黄胄诸人的成就,但他人的成就已融解在他个人的创造中,并且在一些方面把中国现代人物画推向前进了。
  我认为梁岩画出了历经磨难,而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刚健、乐观、仁爱的伟大精神的中国老百姓。这使他的这些作品具有了历史的深度。在中国画坛上,这是罕见的,应当予以充分的估价。
              《美术》1992年第3期 ——刘钢纪
               刘钢纪: 中国武汉大学教授、美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级专家、著名美学家

  帝王们的理论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对于一位肖像艺术家来说,则是“得人心者得画魂”。梁岩用艺术揭示了人物的灵魂,也表述了自己的心声,倾诉了他对普通人全部的爱心,而且这心是真诚的。
  以西画的写实技巧与传统中国画的线条,与写意的笔墨冶为一炉,不单纯玩弄笔墨,不要花架子,而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在要求,灵活调度艺术本领的梁岩,正预示着中国当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前途。
  艺术是寂寞之道,迎合、趋同、赶潮,往往毁了一个人的艺术生命。当以“玩”为特徵的小品艺术成为一种时尚,体现了“玩艺术”的价值取向时,梁岩也许感到了某种寂寞。我想,正是这样的情势下,耐得住寂寞的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山道上操守弥坚的艺术家,才是可贵的,其艺术也会益加显示出别样艺术不能替代的价值。
                                                     《国画家》1996年第6期——刘曦林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艺术研究部主任、一级研究员、中国著名评论家

《阳光下》
  《地下星》里的老矿工,其实不少也来自农村,有的甚至与《阳光下》的老农相近,但却是另一番精神世界。他们老练、机敏、豪迈。大工业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气质、性格。梁岩在他创作的工人、农民形象中能很好地把握不同类型人物气质的分寸感,与他自已过去当过农民、下过煤矿的直接生活体验有很大关系。由此而联想到时下不少表现农民、工人生活的作品,常有一种浮泛、拿腔拿调不大自然的感觉。有的画农民在追求大山的印象、黄土地的联想,或是原始的野性。并刻意搞些肌理效果,结果把人物画得很粗陋、很愚钝。画工人又常不免于油滑、傲气,不像真正干活的人。这些形象与时代、与社会像是隔了一层雾,或是说,就像光线透过不同媒质发生了折射。
                                                   《梁岩画集.1993》----李 松
                                                    李 松:曾任《中国美术》、《美术》副主编、主编,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

  近些年来北京画坛“新潮”翻滚,奇呈异现,五光十色,人们的审美感应已从最初的惊奇逐渐走向疲劳厌倦。虽然时时听到“新潮”健儿们关于“恢复人的价值”和“高扬人本主义”的呐喊,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能够看到有血有肉的劳动者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而经常能够看到的,不是冷漠孤寂和愤世嫉俗的自我,就是丑陋不堪、扭曲裂变的半人非人的怪物,这恐怕是有悖于提倡高扬人性者的原旨的。广大艺术热爱者希望能在展览会上看到更多具有真情实感的人物形象,令人感到亲切动人的人物形象,令人焕发真善美情思的人物形象。观众不想在展览会上嘲弄和挪揄自己的感情,希望通过审美享受,观照和升华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梁岩的水墨人物画展之所以在北京能够受到画界和大众的欢迎,我想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这种艺术欣赏者的心理背景。
  梁岩是一位尊重人热爱人的艺术家。他的画笔,不仅是蘸着浓墨重彩,而且是蘸着深情厚意去表现人的。他的水墨人物画之所以使人动心,他之所以能够把太行山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可亲可爱的形象升华到神圣的艺术美殿堂来占据显赫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很强的笔墨表现功力,更重要的是他对养育他的土地和人民充满了挚爱,他对他们有着抑制不住的非表现不可的真情实感。
  梁岩不仅仅只是一位善于歌颂赞美劳动人民的抒情诗人,他有时也会为他们的困难际遇大动感情而大声呐喊。他在一幅表现老农的画画题款上曾悲愤地疾书着:“千万不要忘记,一九九三年八月中央电视台报道,年计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二百元以下的还有八千万人,人均收入二百多元以下的有二千七百多万人,衣食父母不能温饱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悲哀,这里是块没有被溶化的冰天雪地,她渴望着阳光,渴望着春天。”这很有一点杜工部的情怀。确实,中国现在需要的更多的不是沉溺于狭隘自我而是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家。
                                                       《文艺报》1994年3月5日——王 仲
                                                        王 仲:中国《美术》负责人、著名评论家
 
  梁岩的生活底子深厚,在他的人物画中,画面十分凝炼,很少有故事情节,甚至连全身的人物也不多见,更有意地略去环境,集中全力于人物面部的刻画。他尤其擅长于捕捉和描绘各种人物的瞬息万变的眼神,能使观众从这“心灵的窗口”,直窥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融汇素描于中国笔墨之中,但仍是中国画的风骨和韵味;他吸取山水花鸟画法于人物画中,更加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方法。他从长期不倦的探索中,掌握了娴熟的绘画表现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貌和绘画语言:深沉内在,朴厚清新。
  梁岩刻画人物的细致深入和精确程度,不亚于西方素描人师的肖像画;但却富于中国画的韵味,他的线描和渲染,都是地道的中国笔墨,而且很有现代感。他那圆劲有力的线描和他笔下人物的精神气质也非常协调,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江苏画刊》1985年第1 0期——鲁慕迅
                                                      鲁慕迅:著名美术理论家,画家

  即凡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并能在美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位的优秀画家,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有高难的技巧和良好的修养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芸芸众多的现代优秀画家之中梁岩则是具备三项条件而且非常突出的一位。梁岩的人物画风格鲜明,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他下笔力度强劲。尤其描写矿工老农,称得上入目三分,不仅能写出鲜明形象,而且能写出灵魂。他的人物画,在技法上是难度极高的,尤其在水墨肖像画方面可说已走在当今中国画坛的最前列。当我们看到梁岩先生的一系列感人作品,既保留了“骨法用笔,形神兼备”的特点,亦具备准确的造型,光感和质感巧妙运用多种现代技法及颜色媒体的结合作用,使我们可从内心得出另一个结论:梁岩已凭其才华和努力把中国水墨人物画推向—个新的里程。
                                                      《吉林日报》1995年9月7日——郭浩满
                                                       郭浩满:香港云峰画苑董事长、著名中国艺术推广家

《吹不尽人间哀乐》
  梁岩画了一个吹唢呐的老汉:闭着眼睛,鼓起腮帮。连皱纹因面部肌肉的用力都绷紧了。一副专注之状。尤其有趣的是,从唢呐里不停地滴着涎水,不免使人猜想,他到底吹了多久了?他还要再吹多久?再看画的标题:“吹不尽人间哀乐”。气豪语壮,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
  “吹鼓手”,旧社会里的“贱业” 行当,谁正眼看过他们?认真地想过他们?梁岩一语,如拨云见日:不止是他们不分彼此与普天下人同哀同乐。
  梁岩从他们的卑微里看出了恢宏、豪犷。正是由于梁岩看到了,所以这小小画幅才被他开拓出如此浩茫壮阔的境界。画中老汉引起的人们对他的“到底吹了多久,还要再吹多久”的猜想,“吹不尽”三字更发人古直悲凉之感,而引起对人生的喟叹。这幅肖像,是画、也是诗。
                                                      《艺术与时代》1993年第4期一韩 羽
                                                       韩 羽: 中国著名画家、评论家、 河北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很欣赏他在各种事物,各科学术上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在艺术思想的强烈自我把握意识,像头倔犟的牛。这大概是梁岩在艺术追求上确立了自己的坐标之后,跨越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后,仍坚定不移地在自己开辟的艺术道路上,苦苦攀登的重要因素。每幅作品都依托着梁岩的情,梁岩的爱,梁岩的思考,梁岩对美的追求和畅想。画集摆在我面前,感觉梁岩坐在我的面前一样,用他那最为激奋的语言,没有虚伪,没有遮掩,坦诚而率真地倾诉他内心的情思。 
  我喜欢梁岩的中国人物肖像画,是因为他作品中时空意识里蕴涵着画家的思想、情感,以及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思绪与思考。同时给读者留出很大空间参照自身的思想与情感去寻求美的意蕴。

《庄稼人》
  从有限向无限开辟一条通道大概是梁岩探索中国人物肖像画反复钻研的课题。我读他的作品时总觉得在具象把握中间努力从抽象意识中寻求含量,是梁岩肖像画的一个很强烈的特色。而且他能非常巧妙地把实与虚、时间与空间、人的自然与宇宙的自然溶为一体,来实现用情感、精神、心态塑造形象的目的。
  我曾想假如没有梁岩创作的中国人物肖像画的作品,中国的人物肖像画的整体面貌中必然缺少一种有特色的风格;假如没有梁岩在中国人物肖像画艺术上的独具匠心的探索,当代中国人物肖像画必然少了一方面的进步;假如没有梁岩用时代的精神与情感,塑造当代人的心灵形象,必然这个时代就少了一个方位现代人物形象的印迹。
  梁岩确实是一位用感情塑形象的高手。 
  梁岩确实是一位用精神来塑造形象的高手。
  梁岩确实是一位用心态塑形象的高手。
                                                     《 美术》1997年第2期一赵贵德 
                                                      赵贵德:河北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
版权所有:梁岩官方网站 梁岩绘画艺术网  管理
网址:http://www.liangyanart.com/  冀ICP备11007950号
郑重声明: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石家庄建网站